中国有句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知道三百六十行的来历吗?最开始有关于行业的记载,是在唐朝,把社会上的行业分为三十六行: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球宝行、丝绸行……后来明朝嘉靖年间,文学家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一书中,又用了“三百六十行”表明明代的各行各业比唐宋时候多,后来“三百六十行”就变成了一个各行各业的统称概称,实际上社会上的行业远远不止360种。社会发展到现在,新的行业不断涌现,旧的行业不断消失或频临消失,不少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以前的农业手工业者是如何作业的。武昌昙花林有一人,他计划花4年时间,用雕塑还原古代三百六十行作业的情景。
他叫李三汉,今年56岁,从孩提时开始玩泥巴,没想到玩成了大家,现为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创作研究室主任、院美术馆馆长、教授二级、湖北省政府参事、武汉市政协委员。
(主标题)李三汉:泥巴里的艺术世界
---------- 本报记者徐颖 摄影记者程铭
(小标题)复活古代社会三百六十行
7日下午,我们慕名来到李三汉位于昙花林的“中华三百六十行”雕塑室,春日的暖阳穿透门厅,拉下一条条长影,影动人动。这间约200多平方米的雕塑室内,左边有二三十人站在一个个的雕塑台前,屏气凝神,手里拿着泥巴、竹刀,粘粘切切,右边几位穿着皮夹克的中年男子拿着图纸一边讨论一边写写画画,我们以为其中有李三汉,凑过去一问,这几人朝着左边的泥塑现场喊了喊“李老师……”只见一位穿蓝大褂、戴布帽、一脸胡子茬的老汉晃晃悠悠地走过来。
我们走上前去要与他握手,他伸出手又马上缩了回去,摊开手不好意思地笑笑:“手太脏了,手太脏了。”说话间,他抡起一旁的蛇皮袋,“啪啪啪”把里面的木炭倒在火盆里,当天外面的气温已经高达16℃,记者烤得热汗直冒,但李三汉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温度,他抱着个大茶杯,在火盆旁跟我们咵了起来:“制作泥塑的环境,要求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所以现在还要烤烤火去去湿气,到了夏天也得注意,不能空调电扇使劲吹,那会让泥塑干裂……”
李三汉把雕塑室里已经做好的“中华三百六十行”泥塑小样指给我们看,第一排是“农业行”里耕牛、挑水、锄草、叉青蛙(用叉子捕青蛙)、采棉花等场景。看那叉青蛙,只见青蛙生动活泼,像要跳出画面,叉青蛙的农夫造型简洁,而动作表情栩栩如生,感觉青蛙就在他的叉下,难以逃脱,很逼真。
我们啧啧赞叹的时候,李三汉的学生上前说:“别看这些泥塑小样好像浑然天成,其实每一个都已经反反复复了好多次。”李三汉一边夹着烟抽个不停,一边在泥塑小样前跟我们比划起来:“你看这个牛耕田,牛戴的这个额头一开始我们设计的是一根树干弯曲而成的形状,后来我们去河南好多地方看了,北方不像南方树木多,这种能够自然弯曲、可以做成牛额头的木材不多,许多地方的牛额头都是用两根树干互相穿过交叉而成,于是我们就改成了最普遍的交叉的形式;再看这个杀猪的场景,一开始我们设计的是一人抓前脚一人抓后脚,后来有人说,这样猪一使劲不就挣脱了吗,考察了杀猪现场,我们改成了一人抓前脚、一人跪在猪身上用膝盖按住的姿势……”
谈话间,不时有学生换上清代的民间服饰,在门口摆出各种造型,供他人拍照。这也是李三汉发明的创作方法之一。他说,“三百六十行”的雕塑都是带有一定情节的,所以很多时候需要用模特还原当时的情景。
李三汉带着一群师生打造的“中华三百六十行”雕塑,是2010年1月开工的,从考证资料、设计泥稿、泥稿放大、玻璃钢翻制到最后到铸铜厂浇铸完工,一共将历时4年,届时会运往安徽太湖县占地1500亩的“中华三百六十行文化园”内。
李三汉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不少手工业慢慢消失了。我们希望用这三百六十行的大型组雕给人们留下一点原始的、具有历史色彩的记忆,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很慎重,不能瞎创作,不能指鹿为马,一定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给人以艺术上视觉上的冲击。”
(小标题)从农民到“泥瓦匠”雕塑家
我们见眼前的李三汉不拘小节,便跟他开起玩笑,说:“李老师,感觉您的衣着打扮不太像个艺术家!”这一下,他来劲了,笑说:“我就是个农民,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现在样子还是像个农民,哈哈!”
李三汉说,他生在黄陂一个农民家庭,上面有两哥哥一姐姐,他是老小。父亲除了种地干农活,还会给农村的庙宇做菩萨塑像。小时候他天天跟着父亲一起捏泥巴、写写画画,一会儿功夫就能捏出个孙悟空、猪八戒。高中毕业后的李三汉当了农民,开始在大队里干农活挣工分,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有一次,大队搞宣传,要画些图案写些标语,李三汉的字写得不错,大队书记看上了,就直接把他调到大队搞宣传。接着,属于李三汉的机会来了——1975年,黄陂选拔了一批有美术功底的苗子去湖北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培训,在那里李三汉学了一年,拿到毕业证。更大的收获是,1976年他创作的雕塑《我们报名学大寨》登上了《人民中国》杂志,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事。1977年,他成为了湖北美术学院的正规大学生,不用干农活,每月还补助13.5元,李三汉乐坏了,下决心一定要学出本事来。毕业后,李三汉被分配到湖北美术院搞专业创作。
1980年,他创作的《农忙》铸铜雕塑,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获得全国三等奖。在这个雕塑里,只有一个人物,那小孩一手拄着扁担,一手拿铁棒在上面敲,嘴里似乎还在喊着什么……观众且再低头往下看,地上是一只水壶,这时你就恍然大悟了,小孩正在喊“水来咯,水来咯……”这正是农忙时节!
李三汉早期作品很写实,特别是农村题材极富生活趣味。1985年之后,他开始借鉴西方现代艺术进行创作,主要用线条和弧面来表现人物、场景。他的《狐昵》,两只狐狸面对面,左边一只歪着脑袋、闭上眼睛、撅起嘴巴,右边一只凑上身前、闭着眼睛、撅起嘴巴,就跟两个青年男女谈恋爱似的——其实,李三汉是做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雕塑,只不过翻过身来让它们面对面,就让人感觉是一雌一雄两只狐狸在亲昵的视觉效果。李三汉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这个雕塑1989年被选为湖北代表作,参加香港与湖北艺术展,当时有香港地区的记者问李三汉,为何两只狐狸都是闭上眼睛的,李三汉反问道:“你见过哪两个人谈恋爱,亲嘴是睁着眼睛的呀!”
如今已经名声在外、身兼几职的李三汉,一点派头都没有——每天穿着他半年都洗不上一次的蓝大褂捏泥巴,忙完骑着他自称的“宝马”自行车回家。有一次路过菜场,他看摊上的鱼不错,停下车兴冲冲地买起鱼来,老板娘看他一泥灰,问他是不是做泥瓦匠,李三汉乐了,连连点头说:“就是,就是!”从此,他就自称自己是“泥瓦匠”了,还很怡然自得。
(小标题)倔脾气爱较劲的美术老师
莫看平时这个李老师乐呵呵,发起脾气来可让我们吓了一跳。9日下午,我们正在给李三汉拍照片,拍着拍着,他突然一个箭步冲出镜头画面,原来他瞄见了旁边一位学生做的雕塑有问题,这位学生正在做一只手,李三汉跑过去左瞄瞄右瞄瞄,纳闷地说:“你这个手怎么做得这么塌?”他伸手一摸,顿时来气了:“这个手是做完之后松了塌下去的,为什么不用铁丝把里面加固一下。塌了,你就这样偷懒,让他继续塌在那里啊?”学生红着脸,重新返工。
在李三汉的课堂上,他不讲什么面子,做错了、偷懒了,他就会不留情地批评,就连在“三百六十行”项目里做事的老师也一样,有做得不对的,李三汉就要指出来。他每天都会在雕塑室、放大室、翻样室来回转悠。我们采访的时候,他转到放大室,一位老师正在照着泥塑小样放大“杀猪”的场景,李三汉走过去,禁不住咂起嘴巴:“这个人怎么做得这么奇怪,我知道你想做个长相丑一点、外貌特别一点的人,可这个脸部结构不对,你瞧瞧这个额头这么突、脸上完全没有肉,像北京猿人……”说话间,他拿着刀子削削减减,又用手弄几块泥巴往人物的腮帮子上贴贴,把眼睛撑一撑,一个好看的男人肖像就出来了。紧接着,他用手把人物额头两边的肉抹掉一些,这个男人变成了尖额头,再把颧骨添添,变成了高颧骨,再在脸上按几下,一个丑男人的形象活灵活现了——睁大着眼睛、鼓足了气,正使劲地按住那头猪呢!
李三汉说,做雕塑一定要多观察生活,要了解人体结构,了解民风习俗。夏天上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李三汉常穿着背心上课,讲到哪里需要模特的,他就往自己身上一指。去年大冬天,在昙华林的雕塑室里,许多学生做人物把握不好胯部大转折骨头的位置,要么做高了,要么做低了。你猜李老师咋讲解,他径直脱下外裤,穿着短裤给学生指:“大转折在这个位置,骨头是突出来的,不是瘪进去的……”
我们问李老师,会不会有人说你不讲老师的仪态?他说:“这有啥呢?教雕塑不这样教能行吗?”李三汉自己上课从来不用电脑课件,他也反对其他美术类课程用课件:“教美术的老师,如果自己不示范,不板书,不画图给学生看,那还凭什么教美术?从理论到理论,那美术课不是变成了哲学课?”李三汉操着一口黄陂普通话讲起原则来,那个倔劲,可敬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