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五年铸就的“三百六十行”大型组雕作品,首次以直观概括的艺术形象,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百六十行手工艺,进行全景式阐释,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典范。雕塑是凝固的艺术,这组作品在传统技艺的动态工艺过程中,选取最具张力的场景进行静态定格,动静结合,活灵活现。在当代雕塑史上,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载体,又开创了物质与精神文化相统一的创作方式。作品安置于安徽文博园内,融合当地景观特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公共艺术空间。
一,中华传统三百六十行技艺,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三百六十行”以组雕的形式,全方位的还原了三百六十行手工艺作业的真实场景,化动态流程为静态形象,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文化影响。
“三百六十行”组雕相比于其他雕塑形式,在造型语言上,具有更加完整、动态、连贯的叙事性。具体看来,每个雕塑动静结合,具有很强的空间透视感,这是以李三汉教授为主要代表的创作团队,独具特色的创新意识的体现,同时也表达出李三汉教授在新时期,再塑古代三百六十行的文化情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心境”,使每一件雕塑作品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面对如此的场面,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归宿,一种灵魂的诉说,感受到空前的整体性和艺术感染力。
“三百六十行”大型雕塑的故事情节与人物造型,在原始三百六十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与组合,使作品具有原创性,风格上保持了写实主义的特点,聚通俗性、普及性、可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组雕中刻画的形象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勤恳的农民、细心的绣花女……刻画个性十足、各具特色。伫立在每一组雕塑前,思绪紧随其牵动,仿佛临身于农田、街巷、作坊、溪流。农夫推动着石磨,农妇浇灌着作物,好奇的小孩一边观望一边帮着自己的父亲,试图用自己微薄之力去分担老父肩上的那份重任。“三百六十行”雕塑是如此的神奇,片刻间就能让人领会到那个时代的风貌,社会的方方面面就融汇于一组组雕塑中,传神的流露着,用惟肖的肢体语言续写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篇章。
在“三百六十行”的创作中,艺术家们十分强调作品中基座的雕铸。基座的意义和油画作品中的画框相近。画框在画面和墙壁之间制造过渡,而基座却是雕塑主体与地面之间的衔接,但雕塑基座相比画框在结构上更显重要。基座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觉元素,在主体和外部世界之间做着调节。它更是一个象征符号,彰显出世界从重力的推动中孕育而生。艺术家们能很好地把握视觉中心,基座不会喧宾夺主,反而能够回应和提炼出视觉中心,并加强了作品的完整和统一。
每一组场景的背后,都是艺术家们无限想象力倾情的注入。生动娴熟的雕塑语言帮助我们轻易辨识熟悉的场景,观赏陌生的改变,和作者一道去寻找那些可能的意义,让观者观中有思,思中有悟,体会和谐、流畅、富于韵律的高雅美感。在李三汉教授看来,雕塑永远是动态的表现,完全静止的雕像,也应被看作是具有一种内在的运动感,一种不但在空间,也在时间上持续的伸展状态。“三百六十行”组雕是可视的、可触的,并能反映一定意识形态及较高审美意义的实体。我们通过这一瞬间的造型,想象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想象行为的连贯,持续的活动过程,从而体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感受到那冷冰冰的物质材料背后的温情。这种艺术语言包含着中国叙事的特殊语境,是叙事与语境合二为一的艺术创作形式,传神地再现了三百六十行手工艺作业的生动场面,造就了中国雕塑史上最为壮观的叙事性场景雕塑。
“三百六十行”组雕柔和而细腻,宛若自然天成,它含蓄和谐的构图,充满智慧的简练与朴素,使作品彰显出一种造型的力度和戏剧性的张力,体现出博大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情感,以其独特的创作形式,为今天和后人提供了一个多元的、可参与的、规模宏大的历史空间,打造出全新的“非遗”文化载体形式,可谓是当代公共艺术的新典范。
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这句话可以说“耳熟”,但未必“能详”。当今社会,人们已被现代化潮流所驱使,慢慢遗忘古老的行当与传统的文化,所以雕塑家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重新演绎古老的传统行业,是很有现实性和创造性意义的。他们承载着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这对于他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百六十行”的诞生与李三汉教授敏锐的艺术视角是分不开的,独到的创作形式为我国“非遗”事业,翻开了一面崭新的篇章。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包括各种民俗表演、生产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三百六十行”就集中表现了“非遗”中的传统手工技艺,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主体,作品将这些传统技艺的工艺形态,视觉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雕塑载体,活灵活现的传达出来,由此开创了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和美术事业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先河。
“三百六十行”是中华农耕传统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生产延续与传承,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浓缩了华夏民族的生产形态、生活形态和审美形态,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呈现。群雕具有原始性,也是目前国内独创的,专题性传统行业寻根雕塑作品。群雕作品由三百六十组人物组雕构成,以清末明初中国人物形态为原创形象,用写实手法塑造了中华民族生产生活中,三百六十行手工技艺和产生的姿态与典型场景,复原了三百年来传统手工技艺的工艺流程、生产方式和人物动态,成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起源和精神文明溯源的“寻根之作”。
作品中,每一组雕塑都有它们各自的风采——形式的纯粹,内涵的深邃,独特的人文气质和完美的造型都值得我们去深思。这一系列题材的表现,形成了对重大题材和历史人物的叙述过程,从艺术风格学的角度来讲,这个过程是作者从具象写实到具象象征的过程,他的雕塑艺术突破了一般意义的具象手法,进入了带有象征意蕴的表达之中。“三百六十行”是对传统艺术的再现,是李三汉教授明确了自己的创作目标和意义后,对生命灵魂的一次回归,是中华传统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一次统一。气势宏伟的“三百六十行”铸铜组雕,就是这样的一场视觉盛宴,喧哗、折腾的世界在它面前仿佛戛然间沉寂下来,你会感到人被抽离于现实,其陌生又熟悉的场面带来的体验与思考,是一种直抵内心的灵魂拷问,更是一次对生命的透析和还原。
从“文化遗产学”的学术角度来审视,雕塑艺术同样是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李三汉教授领衔的“中华三百六十行”雕塑创作团队,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开创出一条保护文化遗产,宣传推广“非遗”,合理利用“非遗”资源的新途径。为传承和利用祖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做着自己的努力。而“三百六十行”的诞生,也无疑将唤醒人们对传统三百六十行的记忆,就如李三汉教授本人所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不少手工业慢慢消失了。我们希望用这三百六十行的大型组雕给人们留下一点原始的、具有历史色彩的记忆,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很慎重,不能瞎创作,不能指鹿为马,一定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给人以艺术上视觉上的冲击。”
三,李三汉教授生于农民家庭,父亲除了种地干农活,还会给农村的庙宇做菩萨塑像。小时候他天天跟着父亲一起捏泥巴,写写画画,从孩提时开始玩泥巴的他,没想到竟玩成了大家。
1978年李三汉教授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1979年任湖北省美术院创作员,现任湖北省美术院雕塑研究创作室主任,武昌区政协委员兼武汉商贸学院美术学院院长。1980年,他创作的《农忙》铸铜雕塑,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获得全国三等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狐昵》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湖北省第七届美术作品银质奖。“作品中两只狐狸面对面,左边一只歪着脑袋、闭上眼睛、撅起嘴巴,右边一只凑上身前、闭着眼睛、撅起嘴巴,就像两个青年男女谈恋爱”。事实上,李三汉教授做了两个相同的雕塑,反转其中一只,让它们面对面,就呈现出一雌一雄两只狐狸在亲昵的视觉效果。近年,组雕作品及相关评论文章,在香港《文汇报》《信报》和《成报》刊发,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此外,李三汉教授还获得其他诸奖,参加多个社会工程,同样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李三汉教授带领的创作班底主要有姜海焱、杨波、李明燃等。他们都长期从事着雕塑工作,在各类大奖赛中硕果累累。这样的团队实力强大,人才辈出,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中互娱互乐,不断进步,共同为“三百六十行”组雕出谋划策,努力拼搏。
作为主要创作者的李三汉教授,他的作品大部分取材于乡村生活,具有亲情、人情、乡土情,以恬静的田园生活反映自己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作品多是反映“农民生活”,因为“农民生活”是他“生命的烙印”,是他对于时代生活的回忆。李三汉教授热衷于对朴质生活的描写,朴质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要通过固态的雕塑来表现,需要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深厚的情感积淀。李三汉教授的艺术作品就能流露出这种朴质升华的艺术感染力,可见一个艺术家的成熟与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雕塑的灵魂在于能使作品与读者产生共鸣,这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这种关键的源泉,正源于他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把握和深刻体会。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艺术家对于现实生活环境的定格再现,折射出的,是其生活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审美意象。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样式,不同的艺术作品都会打上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烙印,真正的艺术总是在创造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观念与形象的一致,观念与形象的完全融合。”然而要实现这种一致与融合,艺术家就必须在深厚的生活基础积淀下,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人格。从李三汉教授以往的创作作品来看,呈现的多是老农形象,反映农民生活,其中蕴涵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都给人带来巨大的视觉和情感冲击,给每一位中国人一种亲情的精神震撼。
通过以李三汉教授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一组深入了解中国清末民初时期民俗文化的惊世组雕终于呈现在我们国人、世界华人乃至外国友人眼前。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三百六十行”组雕称得上是为数不多的优秀大型题材创作,无论是从表现的角度还是寓意的深度来衡量,“三百六十行”都是别具特色的典范之作。
美术历史总是在不断继承中发展和创新,雕塑事业亦是如此。承前启后、代代相传。在李三汉教授等老一辈雕塑家的带领下,姜海焱、杨波和李鹏程等新生代艺术家年富力强,充满朝气。相信他们在新时期的艺术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再创佳绩,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气魄、充满中国精神和时代风格的好作品。
参考书目:
1.《艺术学概论》张玉能 张昕著,华中师大出版社,2009
2.《湖北造型文化遗产审美论纲》张昕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年
3.《雕塑艺术》大匠之风 杨祥民著,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雕塑之艺》楼庆西主编 北京:三联书店,2006
5.《中国传统雕塑》 顾森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中国美术史》张昕等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
7.《中国工艺美术史》张昕等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
8.张昕 熊蕾《“三百六十行”大型组雕创作谈》[J]
9 张昕 田静《从“致广大”到“尽精微”---读李三汉雕塑》[J]
9.《李三汉:泥巴里的艺术世界》徐颖 都市报
10.《“三百六十行”大型雕塑创作浅谈》[J]